第176章 薛收:大将军的恩情还不完(1/2)
作品:《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放榜次日,秦昇便以大隋尚书令的身份在河北道大行台府大宴三百一十名新科进士,取《诗经·小雅》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之意,谓之“鹿鸣宴”。
鹿鸣宴之后,秦昇又安排这三百一十名新科进士跨马游街三日,引得城中百姓和落榜的士子纷纷前来围观,可谓是风头出尽。
跨马游街之后,秦昇又下令将三百一十名新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题于蓟城最有名的天宁寺塔上。
至于题写姓名之人,三百多名新科进士一致推举新科状元褚遂良,毕竟他的书法在本届新科进士中被公认为第一。
眼看这些新科进士如此风光,不少落榜士子当即打消了打道回府的念头,决定留在蓟城,只待下届春闱再搏功名。
秦昇也深知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为了留住这些读书人,不惜三顾茅庐最终说服褚亮留在蓟城,做了河北道的国子学祭酒。
至于三百一十名新科进士的去处,除了状元褚遂良、榜眼马周和探花薛收留在蓟城做他的记室参军之外,另外三百零七名都依照名次高低被任命为河北道各郡县的太守、长史和县令。
只是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各郡的太守和长史任命上,秦昇的安排很是微妙。
若是哪一个郡的太守是左榜出身,则长史必是右榜出身。
反过来,若哪一个郡的太守是右榜出身,则长史必是左榜出身。
在这些新科进士即将赴任之时,秦昇又再一次在河北道大行台府设宴为他们饯行,以示勉励。
不过在酒过三巡之后,他也对这些即将赴任的地方官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他们在半年时间内理清自己治下郡县的人口,造好本郡县的户籍簿。
半年后,他将派官员去各个郡县巡视核查,以此作为他们的政绩,绩优者提拔重用,不合格者降职罢官。
眼看秦昇如此看重此事,不少新科进士心中都暗暗憋着一股劲儿,誓要在这半年时间内做出一番亮眼的政绩,定要叫大行台尚书令和其他同年刮目相看。
饯行宴后,秦昇刚要回自己卧房歇息,一名亲兵却匆匆来报,说他的新任记室参军薛收府外求见。
听说是薛收要见自己,秦昇不由微微一怔,显然是一时之间也猜不到他的来意。
他虽是穿越者,但对这个薛收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隋朝三大文坛领袖之一的薛道衡之子,李世民的秦王府十章之后,薛收身上的傲气便收敛了不少。
此时一见到秦昇,他便恭恭敬敬拱手作揖施了一礼:
“属下参见大将军。”
秦昇轻轻一抬手,笑了笑道:
“薛参军不必多礼,不知薛参军要见我,所为何事?”
薛收看着和颜悦色的秦昇,迟疑了片刻,最终还是心一横,牙一咬,再次躬身重重对着秦昇施了一礼,泣声道:
“求大将军救救吾母,我薛收愿从此为大将军鞍前马后,誓死相报,若是有违此言,死后愿下阿鼻地狱。”
听到薛收要自己救他母亲,秦昇不由微微一怔,随后很快反应过来,明白这很有可能就是薛收跑来蓟城参加春闱甘为自己效力的原因。
只是他不明白,河东薛氏乃是关中六姓之一,薛收的母亲又是文坛领袖薛道衡的遗孀,天下有谁竟有如此大的胆子,敢去动薛收的母亲。
随后,在薛收声泪俱下的讲述下,秦昇总算是知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薛收虽是薛道衡之子,但他自幼便被父亲过继给了同族的薛儒,因为他自幼便与母亲柳氏分别。
薛道衡被杨广冤杀之后,薛收不仅发誓从此不为隋朝效力,也下决心要照顾好生母柳氏。
之后,李渊在太原起兵,薛收认为报父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最新章节第176章 薛收:大将军的恩情还不完,网址:https://www.88gp.org/356/356978/176.html